中文

English

尊龙凯时助力第六届病毒性肝炎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7-29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上海,2025年7月17日】随着世界肝炎日的临近,由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专科分会指导的「2025年第六届病毒性肝炎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明道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集合了国内顶尖的病毒性肝炎研究专家,围绕乙肝、丁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与防治进行深入交流,吸引了逾百位学者参与。会议由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钟劲教授致开幕辞拉开帷幕。

尊龙凯时助力第六届病毒性肝炎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首场专题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的张欣欣教授、维通达生物高级副总裁尹明博士、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王迅博士联合主持。张教授详细解读了《2025EASL乙肝防治指南》,并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进行了比较。他特别指出,2025年版EASL推荐了TAF用于妊娠期妇女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强调了其在母婴阻断及母乳喂养中的重要性。报告最后,张教授总结了12个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为乙肝功能性治愈及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的王麟教授随后带来了关于《戊型肝炎动物模型》的报告,指出HEV-1在发展中国家仍造成暴发流行,并列举了三种常用的动物模型,为HEV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的张振锋博士则探讨了《靶向抑制细胞内丁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策略》,介绍了HEV和HBV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最新治疗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会议下半场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黄玉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长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于德敏博士和杭小锋博士共同主持。接下来的报告由维通达生物的首席科学家苗振川博士分享,他系统地介绍了病毒性肝炎小鼠模型的种类和应用,并展示了维通达在肝病模型研究中的创新成果。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的陈捷亮教授随后揭示了干扰素在慢性乙肝治愈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抗HBV活性及免疫调节效应。

最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邓强博士分享了关于《溶酶体功能调控乙肝病毒感染及病理机制研究》的成果,指出慢性HBV感染如何进展为肝癌,并强调了新发现对乙肝治愈的潜在贡献。

专题报告后的提问环节,学者们对乙肝治愈标准及丁肝靶向治疗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展现了学术交流的热潮。

在专家圆桌讨论环节,钟劲研究员主持了中科院酒亚明研究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小华教授等专家围绕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研究挑战和新疗法的探讨。

张继明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此次会议展示了中国学者在肝炎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中的成果,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胁注入了新的动能,呼吁多方合作共建无肝炎未来。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维通达生物的尹明博士提到,自2000年成立以来,维通达便专注于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的研发,致力于搭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为肝病研究提供支持。尊龙凯时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贡献,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医疗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维通达的传染性肝病研究平台覆盖HBV、HCV、HDV和HEV等多种传染疾病,致力于推动临床治疗的新突破。在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研究和新疗法的探索中,尊龙凯时将继续发挥其在领域内的引领作用,为全球的肝炎防治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终,尊龙凯时将继续努力,推出更具创新性的合作与研究,期待在未来的生物医疗领域实现更大的成就和突破。